『人偶之国』贰瓶勉访谈(季刊S Vol.64)

———————————————————
『人偶之国』贰瓶勉访谈

原载于:季刊S Vol.64
图源&翻译:skaar
转载请标明出处并保留框内信息
———————————————————

※访谈时间为2018年12月,当时漫画进度大概到第4卷。
※虽然官中和民间汉化均保留原文的“人形”一词没有翻译,但个人认为为了消歧还是译成“人偶”为好,如看不惯请自行脑内替换。
※原文有剧情人物配图介绍,因为没有新内容所以翻译中略过。
※翻译水平有限请谅解,访谈文所以没怎么润色,如有错漏请指出。

 

—— 本期杂志的特辑主题为“肉体的摇动”,而《人偶之国》的主人公艾斯洛也是个肉体会“人偶化”的角色。说起来,您目前为止的作品中就没有过普通人类做主角呢。

贰瓶:是啊,《BIOMEGA/生化禁区》是合成人。《希德尼娅的骑士》的主人公(谷风长道)最接近人类,但他是克隆人。

—— 那我们从这里开始今天的访谈。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开始连载《人偶之国》的经过。

贰瓶:我在连载《希德尼娅的骑士》时,想把下一部作品的舞台设为寒冷的地方,而《人偶之国》正是来自于这个构想。

—— 所以才是白茫茫的冰冻世界啊。

贰瓶:最初我是想不借助网点和涂黑,仅凭线条来进行画面表现,那么严寒地带正好很适合。另外,不同于以机器人战斗为重点的《希德尼娅的骑士》,这次我想画人类大小的战斗,所以主人公变身后体格也还是相同大小,并没有巨大化。

—— 连载前您还画了一篇相同世界观的短篇。

贰瓶:正好《YOUNG MAGAZINE》邀请我画短篇,于是我就画了《人偶之国》的前日谈。我当时脑子里想的全是新作,完全没法思考其他故事。

—— 从那篇短篇到连载版的舞台,应该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吧。

贰瓶: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把故事看下去,或许就能知道过了多久了。《人偶之国》的大纲我已经提前构思了一大段,把整体剧情定得差不多了才开始画,所以伏笔也有所设置。当然有时候也会偏离当初的计划,画分镜时对着原本计划多活跃一阵的角色忍不住心想:“死了会更有趣吧” (笑)。正因为如此,已经决定的事情也有可能有所变化。当然目前为止,我还是遵照原有大纲画的。以前我画漫画时,经常会不顾后面的剧情,尤其是《BIOMEGA》这部。现在想来,《BIOMEGA》有些地方可以说是毫无计划兴致所至。当然那部作品就那样也挺好。

—— 您以前也会只定好大致的世界观设定,然后时不时随心所欲地画吗?

贰瓶:总体来说就是这样的,因为我都是画完上回的原稿再开始想下一话剧情。尽管每部作品都会先大致构思好故事的终点,但时不时就会以我想画的画面、角色或者场景为优先,致使后来时常出现问题。这么做对我自己也是挑战,所以现在不太想用这种做法了。

—— 所以这次是先定好剧情然后再开始画。

贰瓶:通过参与《希德尼娅的骑士》《BLAME!》的动画制作,我的观念有了改变。动画不是得在一开始就定好大量内容嘛。《希德尼娅的骑士》是CG动画连续剧,所以是先把12集动画分量的剧本全写好,然后再开始制作影片。通过参与动画制作,我也抱着实习的心态,改变了观念,并在《人偶之国》中改变了做法。目前来说还算顺利吧,除了以后偶尔会有本应登场的角色死了的情况(笑)。

—— 是呀。我也很意外,本以为总算出现正规人偶了,结果很快就挂了。明明是个很帅的造型呀。

贰瓶:“煞费苦心设计出来所以要好好活跃”,并不是这样的。造型可以再设计,但如果想到了有趣的剧情,那最好还是画出来。说实话,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心里的确有点可惜,但《假面骑士》不也是每周都会死怪人嘛,所以我觉得以后再设计就行了。

—— 隐忍派……!这次您最初的想法是描绘极寒世界,那么人偶病这个设定是什么阶段出现的呢?

贰瓶:有一种疾病会让人类逐步替换为无机质的东西,这种疾病就叫人偶病——这个设定是我很早期就在构思的。我很喜欢无机质的东西。在我看来,稍微一冷就会冻僵的人类是种很脆弱的生物。和这部一样,我的其他漫画的主人公大多是不死身,因为我想画的正是克服了这些弱点的种族以及比人类强大的东西。由于涉及之后的剧情,具体设定我不能多说……不过得了人偶病之后,人类身体就会替换为某种非机械类的坚固素材,而且手、脚、头都还在。“人偶”这个词语彻底诠释了这种是人型但不是人类的东西。因为是非金属的未来神秘素材,表现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 角色设计是从谁开始的呢?

贰瓶:画短篇时最先完成了泰坦尼亚的设计。连载版的话首先肯定是主人公艾斯洛。我心想,设计好艾斯洛,其他正规人偶也就能定下来了,结果艾斯洛费了我好大一番功夫。(艾斯洛正规人偶形态的)最初设计比现在更像有机物。然后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定为现在这个昆虫般的样子。设定上,每次变成正规人偶时,都会从零开始生成为那个外形,所以外形不会像工厂制造的工业品那样整齐划一,有些地方应该会呈现出有机物的感觉。尽管每次生成时都以既定设计为目标,但应该还是会有“摇动(偏差)”。

—— 每次都是先变成骨骼,然后再变身为正规人偶的吧。

贰瓶:是的,因为每次都是从零开始重新生成的。

—— 您在造型设计中多次融入骨骼和昆虫元素,是不是从小就很喜欢这些呢?

贰瓶:我很久以前就一直很喜欢昆虫。现在想来,我特别喜欢的应该是昆虫甲壳的外骨骼的形状和质感吧。

—— 您喜欢被坚固外壳所包裹的状态吧。

贰瓶:在我的想象中,这样绝对很强(笑)。

—— 创作中充分发挥了您这种纯粹的想法。

贰瓶: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是很幸福的。

—— 正规人偶中最早设计的是艾斯洛,那么其他角色呢?

贰瓶:我会在角色出场时构思角色设计。连载前利用闲暇设计出来的角色只有艾斯洛、泰坦尼亚和伊尤。另外也有时候必须在一晚上设计出来。虽然连载前有半年的准备时间,但我优先构思剧情,压根儿没时间做设计……连我自己都觉得“我在搞什么啊”(笑)。

—— 原来是这样(笑)。您刚才提到您喜欢无机质的东西,不过相比出道时,现在的设计越来越柔软、有机质了。

贰瓶:是因为不用尺子了吗?相比《BLAME!》时期,现在或许确实更有机质了,不过我自己并没有太明显的感受。用线来表现的话,有机质的东西可能的确要比洗练的东西更好画。

—— 从《人偶之国》来看,您是用有限的线条来表现立体感,难度应该很高吧。

贰瓶:我有意只画轮廓,尽量不让线条交叉,不过的确很难啊,还在不断学习中。

—— 关于角色设计还想再多问几句,您是怎样设计出泰坦尼亚的呢?

贰瓶:因为我觉得可爱的角色是必需的,所以就设计了一个确实很可爱的角色。

—— 看了连载前短篇版的泰坦尼亚,感觉您笔下的女性角色越发可爱了。

贰瓶:可能是因为我以前技术不成熟,再加上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才没法使出全力画可爱的角色。不过画女孩子还是挺开心的。设计上很像球形关节人偶。

—— 《希德尼娅的骑士》里蒂露露的设计也很像球形关节人偶,您是喜欢球形关节人偶吗?

贰瓶:想必应该是喜欢的吧,毕竟我画的尽是些人偶和机械。

—— 泰坦尼亚不是人偶的自动机械形态也很可爱。

贰瓶:是指类似虫子的形态吧。我真正想画的其实是这个形态啊,就我个人来说。要是一直保持这个状态就好了。女主角是虫子(笑)。

—— 您笔下的女主角经常不是人形态,是有什么原因吗?

贰瓶: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人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性癖”,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笑)。应该说单纯是因为我想让主人公独自一人。女主角设置为人类形态的话,就会变成至少二人行动了,我不想变成这样。我想画不怎么借助外界力量、只靠自己解决问题的主人公,所以这次泰坦尼亚就成了虫子。

—— 说到底,相比自然物和活物,您还是更钟情于人工物吧。这与您向往不老不死的心理也是一致的。

贰瓶:除了向往不老不死和强大肉体,我还喜欢建筑物。《人偶之国》的舞台也是彻底的人工物。现实中的地球上虽然有很多巨大建筑,比如摩天大楼,但这些建筑哪怕再高,也不过是浅浅地铺在地表上而已,自然灾害时随随便便就倒了。我就非常担心这种情况(笑),所以想画绝对不会毁坏的完美人工物。从我画《BLAME!》《希德尼娅的骑士》开始,我就一直是这样想的。建筑下面挖洞挖出土地,我是绝对不会允许的。光靠打桩是远远不够的。地球绝大部分都是自然物,有太多人类无法掌控的东西了。

—— 不想要自然物吗?

贰瓶:不想要,想要人工物。

—— 《人偶之国》的舞台也是人工天体,地底空间被超构造体所包围。

贰瓶:是彻彻底底的人工天体,所以不会像地球一样有地幔,也不会有火山爆发。好不容易建造好建筑在里面生活栖息,却因为火山爆发而导致文明终结,这也太惨了吧。我希望文明能借助科学的力量来克服自然灾害。

—— 您的作品中时常会出现角色人格转移至别处以及角色外貌发生变化的情况,那您是否认为身体即容器?或者说得极端一点,只要能合理保存人格就可以了?

贰瓶:如果人格能数据化并且能复制的话,我估计会很高兴的。

—— 您会这么做吗?

贰瓶:如果能保存成数据的话,我还挺想保存的呢。我应该会定期备份的。当然了,我应该等不来这样的时代,不过我有个很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尽可能活得久一点,看一看遥远的未来。

—— 原来如此。那么接下来能说说您的具体作业流程吗?

贰瓶:上一回作画结束后,我会稍事休息,然后开始构思下一话的故事。台词多的话数会先写好提纲,但有时候我在写提纲途中觉得画分镜会更快,于是就转而开始画分镜。分镜我也是在电脑上画的。为了能纵览全局,我会在一张画纸上分割出8页分镜。过去我画分镜前会花一天打草稿,但因为基本没有用,而且还浪费时间,所以现在不这么做了。分镜前草稿我打了20多年,最近才意识到问题,现在则是直接开始画分镜。

—— 画草稿是为了获取灵感吗?

贰瓶:画的时候肯定会产生灵感,但是就算我画100张,其中真正让我觉得“构图不错,可以用上”的草稿也就一张左右吧。而且画草稿时太认真太投入的话,勾线时这股劲头就已经烟消云散了,导致最后成品的构图往往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做法没有意义,所以最近连分镜也画得很潦草了。

—— 不一口气画好就难以保持动力。

贰瓶:所以我现在每天画出来的底稿都会在当天完成勾线,绝对不会画更多底稿。第二天回头看前一天画的底稿,怎么看怎么不行。这样一来底稿就废了……《人偶之国》第一话有半年左右的准备时间,比平时有更多时间来好好画,我就先一口气画完了近90页的底稿。连载开始后,无论如何也没有多余时间,所以底稿画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勾线。再加上有一大堆初次画的角色,我心理上也是有点害怕吧。画那么多页要花很长时间的。从开始作画到全部画完需要好几天,然后准备勾线了,却发现自己根本看不懂底稿第一页画的是啥,底稿就这样成为了废品……挺难受的。于是我又三页三页地修改底稿、勾线,最终底稿几乎改了个遍。和最初画的底稿相比,成品的构图变化挺大的。

—— 不过作画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吧?

贰瓶:是挺开心的。我觉得我比一般人更能坐得住。不过,只是单纯打阴影贴网点的话,就会忍不住(笑)。这种时候我就会做点漫画之外的事情,哪怕就5分钟也好。

—— 您连背景都是自己一个人画的,那么能画的量必然有上限。即便如此,背景和角色一样都是主角,分工起来很困难吧。

贰瓶:我考虑过增加产量,也找过好几次助手,但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有旁人在的话,我无论如何也沉不下心来。况且我也没法准备作品的相关资料,所以还是放弃了。我想画的东西往往是到了真正下笔的时候才能定下来。把我想画的东西传达给别人太困难了。尽管辛苦,但全由我一人画也有独特的乐趣。

—— 毕竟能够按照自己的想象来构筑世界观嘛。您今后在《人偶之国》中有没有什么想尝试的呢?

贰瓶:只有一点,那就是继续画有趣的内容。连载杂志《月刊少年SIRIUS》是少年向杂志,所以我会尽量画少年也能享受的漫画。从漫画类型上来说,我是按超能力战斗漫画来画的。

—— 从战败的对手那里夺取能量,变得越来越强,这一结构很有战斗漫画的风味。

贰瓶:我本人也很喜欢游戏,游戏式的元素应该也有融入进来。从打败的对手那里获得生命力一类的东西从而变强,这一设定大家应该都能产生共鸣吧。就算不解释也能凭直觉理解。我过去的漫画里常有复杂的设定,我的有些想法估计也难以理解。所以这次我认为:首先得让人看懂,然后才是剧情展开。虽然绕了点远路,但总算是开始了正常做法(笑)。

—— 简单来说,《人偶之国》也能作为一部变身英雄作品来欣赏。

贰瓶:是的。我自己肯定也很喜欢变身作品吧。日本的变身作品相当丰富呢。

—— 包括《假面骑士》《光之美少女》在内,无论男孩女孩都很喜欢变身作品呢。至于说《人偶之国》,艾斯洛是变身英雄,泰坦尼亚则是魔法少女的感觉。

贰瓶:能发现这一点我太开心了。作品中没有出现“魔法少女”这个字眼,但泰坦尼亚其实是个类似魔法师的角色。第二卷封面也碰巧很有魔法少女的感觉。

—— 的确可爱得很像魔法少女。变身场面也有魔法少女的感觉,让人很期待。

贰瓶:会先裸体然后再变出衣服来呢……

—— 这是变身作品的基础嘛。

贰瓶:我现在感觉,魔法少女也是可以有的。

—— 这是真正的魔法少女作品吗?这么说来其实是少女漫画??

贰瓶:是魔法少女作品的话,少女漫画说不定也很有乐趣啊(笑)。……总而言之,我这次的目标是画成任何人都能享受其中的漫画,还请大家务必一读。如果有读者看了这篇文章而多少有了点兴趣,那请允许我大言不惭地说一句:这是我现在的推荐漫画!(笑)

—— 没错,推荐漫画!今天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期待今后的剧情展开!

 

草稿

连载初期画的艾斯洛草稿。从戴着氧气罩这点来看,想必是为了获得遗迹层探索的灵感而画的。

 

从分镜开始推敲

开始连载前,花费了很多时间画的《人偶之国》第一话。正如贰瓶先生在访谈中所说,再次推敲画完的分镜,导致完成版完全变样的情况时有发生。艾斯洛在伊尤的冰块攻击面前保护城市的场景同样如此,可以看出分镜、废稿和完稿的构图都不一样。

分镜:伊尤的攻击划破空气冲向艾斯洛的跨页构图。可以看到远处的伊尤。
废稿:描绘场景从遭受攻击的瞬间变成了扛住攻击的瞬间。除了还是跨页,这一版构图完全不同于分镜。
完稿:描绘场景与废稿相同,但最终变为了单页构图。

 

底稿和完稿

这张精美的灰色渐变彩页紧跟在第一话的跨页之后,俨然是《人偶之国》的象征。画面描绘了遗迹层,管道如何蜿蜒,空间如何呈现,底稿展现了作者为此费尽心思反复修改的痕迹。完稿是正上方俯视的构图,一根管道横跨正中,让人感受到不断向里延申的逼仄昏暗的遗迹层的深度。